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[江飞青年行]航空机电工程学院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 走进青云谱区省级非遗“城南龙灯”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    来源:


75日,正值盛夏,航空机电工程学院的10余名大学生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走进城南龙灯传承地,开启以“探寻城南龙灯非遗制作技艺,了解城南龙灯工匠精神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。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学习、动手体验,解码传统非遗技艺的匠心密码,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。

【追溯龙灯起源,传承工匠精神】

走进龙灯工坊,非遗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:“城南龙灯起源于元朝,最早是百姓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,历经七百年传承,成了传统节庆的特色民俗。”现在,非遗传承人史克滨坚持传统竹编技艺,还加入LED灯和彩色颜料。夜晚点亮后,龙灯流光溢彩,既保留古韵又充满现代感。七百年间,龙灯制作代代相传,从老一辈的竹篾手艺到如今的创新设计,始终不变的是匠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,推动着非遗文化不断传承发展。

【研学工艺精髓,体会非遗魅力】

作为省级非遗瑰宝,城南龙灯集竹编、彩绘、裱糊等技艺于一身。古朴工坊内,非遗传承人史克滨手持柔韧竹篾徐徐道来:"三年生毛竹需经十二道劈篾工序,再以'五圈九节'古法编织,方能赋予龙身灵动筋骨。"指尖翻飞间,竹篾如被赋予生命,化作栩栩如生的龙脊骨架,引得同学们赞叹不已。望着眼前精美龙灯,同学们跃跃欲试。在讲解员指导下,他们握住龙杆,默契配合。霎时间,彩龙腾空,在空中优雅翻转、腾挪盘旋,将千年非遗的灵动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此次暑期实践中,航空机电工程学院学子通过溯源龙灯历史、研学制作工艺、亲身体验舞龙,深度感知城南龙灯这一省级非遗的千年底蕴与创新活力。同学们在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以青春力量架起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的桥梁,既让非遗文化在实践体验中焕发新生,也为青年学子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鲜活范本。

/刘聪 图/杜浩 一审/刘聪 二审/樊斌 终审/郭青山